从张雪峰称“文科没有壁垒”,到浙江高分考生放弃浙大选择警校,从医学类和师范类专业成为2024年微博网友最关注的专业大类,到新闻传播“报考就打晕”的网络玩笑……
许多人都意识到,大学专业正在发生“热”、“冷”之间的转变,而在这转变之中,夹杂了就业市场的变化、社会化媒体的喧哗和大学培养模式的改革……最终影响到家长和学生的选择。
为此,记者研究了上海部分大学在长三角某省的招生投档线变化,或许从中能够准确的看出一些端倪。
比较明显的,是医学类专业分数线普遍上涨。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4年投档线分,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专业分数线分,而上交的口腔方向则从694分上涨到了699分,投档位次上升了112名。
今年该省排名前一万名的考生中,有452位考生报考了计算机相关专业。投档分数线排名第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ACM班,致远理科荣誉计划),投档分数线多位考生报考了电子信息类专业,其中录取位次号最高的专业,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类(IEEE试点班,含双学士学位项目),投档分数703分,位次号153。
人工智能相应专业组的录取排位也持续走高。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的分数线,在已经头部的位置上又上升了3分,录取位次也从207名上升至178名。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招生三个方向的工科实验班,其中“智能与机器人”方向投档线分,比另外两个方向(“生物医药”和“智慧化工”)均高出10分,位次靠前均超5000名。
此外,“新工科”、“新理科”实验班也迎来大年。复旦大学的理科试验班,在该省的录取分数超过了700分。
杭州一名考分为635分的高考考生被浙江职业警官学院录取,广州则有中考考生以659分的成绩报考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。慢慢的变多考生以考公、考编、就业为终点,放弃入读本科院校,甚至985高校,而是选择“入学即入职”的学校或者高就业率的专业。
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官网公布的数据,2023届毕业生就业派遣率达93.68%,个别定向专业就业派遣率达100%。数据统计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多年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均在95%以上。
如农林类专业,其就业形势、升学空间越来越明晰,释放出很大潜力。尤其是在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方面,农林专业很“吃香”,如今年广东省选调生和广东省海关公务员岗位招录中,华农获录用人数全省最多,其中多为涉农专业。
还有像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,工作规划方向涵盖了发改委、农业部等政府机构,同时常年升学率保持在40%左右。无论对于考公考编还是升学的多样化选择,都有一定的保障。
要知道,曾经“两财一贸”(上海财经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)地位堪比985。这三所高校近几年来录取排位都有所走低,近两年尤为明显。
而另一个“冷风飕飕”的专业,则是前两年就开始遇冷的土木工程。上海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前两年会降低的情况下又下降了9分,位次下降了5787名。
另外,曾经的大热门小语种专业光环正日渐黯淡。头部外语院校的分数线这几年开始肉眼可见地下降。今年上外的法语、西班牙语位次分别下滑了1357名、1135名。
相比之下,人文社科专业像新闻传播学、社会学以及法学等专业,虽然有所下滑,倒不是非常明显。
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分数由667分下降2分到665分,上海财经大学的新闻学分数同样只下降了2分。
“不管填什么专业都有人说不好,好像每个专业都需要‘避雷’,我也不知道该填什么。”一位考生说。
时代浪潮变化,对考生和家长都提出了考验。在茫茫信息海洋里抽丝剥茧,并非一件容易的事。
因而,以张雪峰为代表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自然变成了一门热门的生意。《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工作前途大数据分析报告》显示,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,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规模已达9.5亿。
根据天眼查的数据,以高考志愿为经营业务的企业注册数量从2015年的215家快速的提升为2533家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需求端对人才要求的变化,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正在转型和调整。
如财经类院校及专业遇冷后,各院校积极调整、优化相关专业及人才教育培训模式。如与数学、计算机、大数据等有关专业领域融合,培养“智能/数字+金融”交叉复合型人才。
据统计,在全国大学经济学类招生计划中,数字化的经济相关专业较去年招生计划增加了88.05%,是经济学大类发展最迅速的细分学科。如上海财经大学新设专业“数字化的经济”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“金融工程”专业,中央财经大学与北航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“金融科技”项目……
今年全国院校专业增设、撤销、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,数量为历年最多。此外,不少大学还设置了双学位项目,采取多学科组合培养模式,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。